長濱鄉簡介

長濱鄉位於台灣台東縣東北端,北臨花蓮縣豐濱鄉,東濱太平洋,西鄰花蓮縣玉里鎮、富里鄉,南接成功鎮。

本鄉背山面海,以丘陵地形為主,海岸線極長,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。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,亦有布農族、噶瑪蘭族、漢人及平埔族,產業以農業及漁業為主。本鄉政區域共劃分為六個村:樟原村、三間村、忠勇村、長濱村、竹湖村、寧埔村。而長濱鄉鄉公所位於長濱村中。

長濱原名「加走灣」,係由阿美族語 Pikakasawan 轉音而來,為「瞭望所」、「守望台」之意。此地名由來說法有三:

1. 清光緒十四年(1888),清軍討伐「奇密社」(今奇美村) ,阿美族與清軍作戰,派人在此擔任哨兵;加走灣(kasauwan)便是從阿美語「Pikakasawan」轉成的,為「瞭望所」之意。

2. 「加走灣」原為阿美族語「Pikaka Sauwan」,漢人誤聽為「kaka sawan」,故稱擬音譯字為「加走灣」,指「巡邏、瞭望」之意。原因是清光緒年間,噶瑪蘭族自花蓮移入,與當地阿美族發生衝突,阿美族為安全考量,於此設瞭望台派人巡邏守望而有此名。

3. 當清朝勢力由台東逐漸向北擴展時,清朝官吏為了安全並防止騷擾事件,雇用阿美族青年在此一海岸的突出岩岬上守望。阿美族人將瞭望台或守望台稱為「Pikakasawan」,而受派服守役的地方叫作kasauwan,音譯漢字為「加走灣」。

 「加走灣」地名起源的另一說法,是移居當地的西拉雅族,(已喪失母語)以閩南語稱呼「跳蚤」而來(日人宮本延人記為「蟑螂」),據稱西拉雅族移入前,此地原為獵場,有很多狩獵小屋,常掛滿獵物,致跳蚤叢生,故稱此地為「加走灣」。在日據時期,鑑於本地有狹長平直的海濱,為推行其皇民化運動,於昭和12年9月29日(1937)台灣總督府以112號令,改其名為日本風格之「長濱」。光復後,沿日名設「長濱鄉」至今。本鄉長濱國小前身係日大正七年加走灣公學校,是日據時期新港(成功)以北唯一的六年制國校,也是長濱人的教育搖籃、台灣光復後,長濱鄉各國民學校均於民國五十七年二月改制。漢民族大量湧入後,使原住民生活產生重大變化,在多次衝突後,現已能學會互相尊重彼此文化之差異,而形成現在本鄉的社會結構。

臺東縣長濱鄉民代表會

962臺東縣長濱鄉長濱村4鄰7號
(089)830120
(089)830122
info@email.com

台東縣國際形象影片 海洋篇